苏州环秀山庄的湖石假山
中国在园林中造假山始于秦汉。秦汉时的假山从“筑土为山”到“构石为山”。由于魏晋南北朝山水诗和山水画对园林创作的影响,唐宋时园林中建造假山之风大盛,出现了专门堆筑假山的能工巧匠。宋徽宗于政和七年(1117),建艮岳于汴京(今开封),并命朱力用“花石纲”的名义搜罗江南奇
花异石运往汴京。自此民间宅园赏石造山,蔚成风气。造假山的手艺人被称为“山匠”、“花园子”。明清两代又在宋代的基础上把假山技艺引向“一卷代山,一勺代水”的阶段。明代的计成、张南阳,明清之交的张涟(张南垣)、清代的戈裕良等假山宗师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使假山艺术臻于完善。明代计成的《园冶》、文震亨的《长物志》、清代李渔的《闲情偶寄》中有关于假山的论述。现存的假山名园有苏州的“环秀山庄”、上海的“豫园”、南京的“瞻园”、扬州的“个园”、北京北海的“静心斋”和中南海的“静谷”等。
假山赏鉴
湖光色入图画
制作特点:作品选用砂积石精心雕琢而成,该石为软石类的一种,可塑性较强。
主峰由整块石料作成,雄居于盆左侧,并向右方倾斜,至**部又向回折,形成较强的力度感和动势。配峰和远山较为平庸简单,对主峰起着烘托、配村作用。对比之下,主峰愈发醒目,是正规画面的视觉中心。故作者对此价格花了很大功夫,整个主峰外形势态变化自然,既玲珑清秀,又峻峭雄伟。细部纹理采用卷云皴法技法价格,使高耸的山峰犹如朵朵云彩,上下翻滚,增加了山的形态。皴法与山石轮廓和谐融洽,浑然一体,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。作者还特意在主峰中间凿出洞穴,使之透气,避免了满闷现象。作品在植物语配件安排上也较为得体,临水山崖处栽上树枝悬崖式六月雪。与配峰上的古塔遥相呼应。山峰山脚处安以水榭亭阁,配峰与远山之间置以小桥,使人可涉足以游远山。
画家在艺术再创作时,适当将主峰右移,并在左前盆沿压上一块小石,是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均衡、生动、**。
(2)清漓行
制作特点:作品选用软石类中易生苔藓、易雕琢的砂积石造型,该石对表现山清水秀的漓江风光较为适宜。作者长期生活在“山水**”的自然环境中,对表现桂林山水风光有*到见解。盆中山峰平地拔起,形态万千,峰峦圆浑,清脆吐绿,水面清澈,明洁如镜,蜿蜒曲折。正如唐代诗人韩愈诗:“江作青罗带,山如碧玉簪。”
作品布局简洁合理,画面清新幽雅,欣赏之余,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桂林山水之中,令人陶醉。
1.主峰布局
此主峰的加工多利用石料原来的自然形态,在细部纹理的雕琢中顺其自然纹理,稍作修琢加工。
2.配峰处理
由于主峰体态宽厚稍实,故而配峰处理成纤秀细巧,两峰对峙才有反衬。反之,如主、配峰形态大致一样,缺少变化,画面势必显得呆板。
3.坡脚处理
此作坡脚处理的重点在于江面上安排的几块小碎石,使宁静的水面出现了动感。
(3)轻舟出侠
作品出自安徽省安庆市
制作特点:作品采用斧劈石作成峡谷式布局,在长方形盆中,用两组陡峭的山峰左右并立,中间形成峡谷。在布局上似有悖常规,主峰置于正中并向由侧延绵,面壁直立,占据了盆的三分之二。配峰稍低于主峰,但又不**与其紧靠的山峰,这样在全景外轮廓线上呈现出起伏变化状态。两组山峰峭壁对峙,靠得很近,两边山脚水岸线处理得较为成功,形成前宽后窄的曲折多变的峡谷水面。峡谷之中,一叶扁舟**着汹涌澎湃的江水,破浪而出。增加了峡谷山水险峻、峥嵘浩荡的气势。江面上点置礁石险滩,符合峡区水流湍急、暗礁密布的自然景象。
1.主峰布局
主峰用数块雄秀兼备的斧劈石作成。特点是雄浑、陡峭。加工时多座左右想靠胶合注意不露出水泥。因要形成峡谷态势,故布局时山峰不在一条线上,左侧山峰靠盆后,右侧靠盆前,以空出中间水道。
2.配峰布局
配峰安排在盆的左侧靠近主峰的一边,中间就形成了峡谷。主、配峰峭壁对峙,河流冲开峡谷奔腾汹涌而出。配峰须注意要低矮于主峰,但与其他形式的山水不同的是,峡谷式山水的配峰与主峰高低差别不能太大,否则会失去峡谷的特点。
3.坡脚处理
主、配峰安置好后,就须着力于坡脚的处理,使水面弯曲变化。江中置碎石,已作急流险滩之意,再置以小舟一二,增加峡谷的气势。
(4).巉岩峻峭
类别:山水盆景类 水石型 偏重式
石种:山石代用品 木炭
原作:上海市
制作特点:作品选用一块形态奇特的木炭替代山石。木炭色泽墨黑,有光泽,吸水性能也较好,做成的山水盆景别具一格。
盆中主峰高耸险峻,巉岩叠嶂,气象万千。偏于右侧。山上树木葱茏,生机黯然;山下浅坡临水,变化自如。左侧的配峰低矮平淡,与主峰正好形成鲜明对照。全景中配件安置较少,只在江中放一扁舟,起点缀之意。
整个作品给人的印象是“熊、秀、险、奇”,具有海派盆景的鲜明特色。
1.主峰布局
用山石代用品木炭制成的山水盆景别具一格。但加工时需注意不可多敲凿,木炭轻脆,较易大块震落。可以作局部小范围的细巧加工,不然会前功尽弃。
2.配峰处理
配峰的布局加工应视主峰形态而定,在纹理色泽上要尽量一致,安防在另一侧与之遥相呼应。配峰安排得体可衬托主峰的雄伟、险峻而使作品获得成功。
3.坡脚处理
坡脚作为山水盆景的一个重要观赏内容,“上观峰、下观脚”,无坡脚的山不成其山。在主、配峰之间重点作坡脚处理,使作品增加欣赏效果。
假山艺术较根本原则
“有真为假,做假成真”。大自然的山水是假山创作的艺术源泉和依据。真山虽好,却难得经常游览。假山布置在住宅附近,作为艺术作品,比真山更为概括、更为精炼,可寓以人的思想感情,使之有“片山有致,寸石生情”的魅力。人为的假山又必须力求不露人工的痕迹,令人真假难辨。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一脉相承的假山,贵在似真非真,虽假犹真,耐人寻味。
假山的主要理法
相地布局(即选择和结合环境条件确定山水的间架和山水形势),混假于真;宾主分明;兼顾三远(宋代画家郭熙《林泉高致》说:“山有三远。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;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;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。”);依皴合山。按照水脉和山石的自然皴纹,将零碎的山石材料堆砌成为有整体感和一定类型的假山,使之远观有“势”,近看有“质”和对比衬托,包括大小、曲直、收放、明晦、起伏、虚实、寂喧、幽旷、浓淡、向背、险夷等。在工程结构方面主要技术是要求有稳固耐久的基础,递层而起,石间互咬,等分平衡,达到“其状可骇,万无一失”的效果。
中国园林是一种自然式山水园林,追求**之趣是中国园林的基本特征。在造园中掇石叠山被列为造园的**要素。由于私家园林空间的局限性,这就要求造园者充分利用空间造出咫尺山林的意境。
水以山为面,水得山而媚;山者,天地之骨也。因而,造园必须有山,无山难以成园。自然园林往往选址于自然山水佳境,外借自然山林成景;私家园林往往建在村镇人口密集之处,无山水可借,只得掇石叠山。因而,私家园林往往在不太大的空间范围内,再现自然山水之美,有不落人工斧凿痕迹,达到“虽由人作,宛自天开”,在咫尺之地,创造出“多方胜景,咫尺山林”的园林艺术。故山景是构成中国园林的五大要素之一,五大要素(叠山造景,理水造景,建筑造景,花木造景,动物造景)。正如计成所说:“余七分之地,为垒土者四,高卑无论,栽竹相宜”(《园冶》卷一)。
正是这些特性,才表达出园林中山景的无穷魅力。作为园林中*特一景——山景,与水景一样有着它*特的观赏价值。从我国现存的**园林到私家园林,无一例外的都有假山的堆筑,石质假山和土质假山的堆筑,以它特有的美的方式表达出来。在自然式园林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。它造形多样,易于和周围景物协调统一,同时它灵活,巧于变化,丰富了园林的景观,增加了园林空间和层次感。假山堆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全园的景观。假山堆筑与风景园林的关系是值得每个设计者和造园家耗费精力、气力去追求、探讨的课题。